净利三年连降,跨界受阻,供应链巨头怡亚通败退白酒业务
2025-04-16 11:05:12
贵州茅台镇真台酒
1192
界面新闻记者 | 富充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近日,“供应链第一股”怡亚通发布2024年年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76.2亿元,同比下降17.8%;归母净利润仅为1.06亿元,同比下降24.92%,且连续三年下滑。
更加引起行业关注的是,曾贡献近三分之一营收的白酒业务似乎从财报中“隐去”。2024年半年报中,怡亚通的酒饮业务不再单独披露,年报中仅能从子公司深圳市怡亚通深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业绩中窥见颓势——营收5.52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32.8%。
怡亚通参与白酒行业的分水岭在2019年前后。彼时在酱酒热背景下,怡亚通不再满足于分销,转而向上游延伸,推出自有品牌和定制酒业务。其与钓鱼台、国台等酒企合作开发的“珍品壹号”“国台黑金十年”等贵州真台酒,2019至2021年贡献超12亿元品牌运营收入。
怡亚通开展跨界业务仰赖公司“买买买”的大手笔。2021年,怡亚通以高价收购茅台镇大唐酒业,推出自有酱酒品牌“大唐秘造”,试图构建从上游生产到下游销售的全产业链。怡亚通深度涉酒的自信来自于其全面的销售网络。2021年7月,怡亚通董秘曾公开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全国快消品渠道布局,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快消品分销平台之一。
酱酒失利后,怡亚通处置了相关酱酒公司。2023年上半年,12家“秘造酒业”公司不再被纳入合并范围。此后怡亚通尝试转投清香阵营,但未能挽救白酒业务。2023年6月,怡亚通子公司与山西金久盛合资成立山西怡亚通秘造供应链有限公司;不久后又与山西华樽云放酒业共同成立四川怡华酒业有限公司(两者分别持股51%、49%)。山西华樽的实际控制人为汾阳王酒业副董事长王宇涛,两次交易被解读为布局清香型白酒。
不过即便转向清香型白酒,对怡亚通的业务改善也收效甚微。财报显示,2020至2023年,怡亚通白酒业务整体营收从63.71亿元降至33.02亿元。
怡亚通的困境并非孤例。白酒行业周期性调整下,传统大商模式正面临系统性挑战,银基集团(曾为五粮液全球总经销)的兴衰轨迹与之高度相似。2000年,银基集团凭借五粮液总经销权迅速崛起,2009年登陆港交所,市值一度超200亿港元。然而,过度依赖单一品牌、渠道扁平化趋势及自有品牌拓展不力,导致其业绩连年亏损。2021年债务危机爆发,2023年退市,近期创始人梁国兴出售4.8亿港元豪宅的消息引发关注。
在怡亚通、银基集团之外,白酒流通上市公司华致酒行近年连续业绩收缩,酒便利、歌德盈香等渠道商接连传出“经营困境”消息。大渠道商的式微显示出白酒渠道商所面临的利润收窄、出货困难等集体困境。
白酒重要性下降后,怡亚通将目标转向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具体涉及半导体存储整合运营、AI算力产业供应链业务。事实上,怡亚通自成立以来已跨界IT、化工、大消费、医疗、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但这些新业态难掩主业下滑。2024年,怡亚通综合供应链业务营收688.68亿元(扣除AI算力业务),同比下降20.89%,其中分销和营销、品牌运营收入分别下滑20.43%、7.49%,综合毛利率仅剩4.31%。